产品展示
纸媒转线上这些电子杂志别错过
来源:安博电竞    发布时间:2024-01-23 22:25:35

  你有多长时间没买实体杂志了?我记得上一回买实体杂志已经是6年前了。现在刷刷公众号和社会化媒体,轻松就能获得各种搬运的流行资讯,不知不觉间以前每期必买的杂志变得可有可无,很多杂志甚至已经被读者遗忘了。虽然资讯传播的方式变得多元便捷,但我们不得已承认的是,流媒体内容深度不足、资讯碎片化快餐化严重,以前的纸媒杂志编辑动辄用一个月以上时间、超过10页的大版面去筹备一个专题,但现在手机大小的版面恨不得一天一篇刷屏,情怀和深度在10万+的阅读量面前似乎变得不值一提。

  《联合文学》2022年6月刊部分内页,图片来源于联经出版LINKING网站

  在流量至上的当代,有的实体杂志早已经默默在市场上消失,也有一批实体杂志大力开发全媒体渠道,借电子版平台谋求电商业务,但不少媒体仅把新平台当作另一个投放广告的空间,线上内容风格和策划与昔日的实体杂志出现非常明显的割裂感。

  这样的大环境下,那些仍然怀着做纸媒信念的媒体显得更为弥足珍贵,即便变更了传播平台,他们始终将内容质量和读者阅读体验放在首位。从2009年纸媒转型大趋势开始至今,已逝去了13年。在这段时间里,国际上有哪些纸媒在新媒体上获得有效沉淀?在本篇,我们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POPEYE 是为数不多仍坚持纸媒运营的时尚生活杂志。前主编木下孝浩是一位念旧的老媒体人,他曾经放出狠话称:“只要我还是这里的主编,POPEYE就绝不会数字化。”然而,在新媒体革命席卷全球的大环境下,POPEYE也难逃转型的命运。在2021年3月,经过一年的构思和筹划后,POPEYE正式推出了全新的官方网站POPEYE WEB,这一举动对比国际上其他早已完成新媒体化的纸媒算比较迟缓了,但这一谨慎考量下搭建起来的网站并不含糊,自推出以来就在日本的媒体界掀起一阵话题热潮。

  POPEYE WEB丰富的排版,一篇专题里会结合音频、视频和图文来描述,截图来自POPEYE WEB

  POPEYE WEB的内容策划由独立于纸媒部门的团队负责,网站的总设计师白石洋太在公开采访中分享道:“这里的目标读者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能在这里找到想要看的内容。”这一个网站并不像一般的杂志网站那样简单地向读者呈现文章而已。

  他形容POPEYE WEB就像一条社区小街道,里面的内容就是汇集在街道里的各种小店,就算各类招牌同时并排出现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无论是视频、音频,还是普通的图文,只要能在网络上实现电子化的元素,都可以在POPEYE WEB里出现,这一企划也有明显在迎合当下爱浏览流媒体信息,不怎么会翻阅专题纸质杂志的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

  读者投稿的TOWN TALK内容很多元,内容筛选标准不设限,只要题材够吸睛新颖都能入选,男女老少都能投稿,截图来自POPEYE WEB

  打开POPEYE WEB主页,不习惯日式排版的读者会觉得页面设计有点杂乱,但内容充实得很,生活方式、美食、时尚、艺术文化和编辑内容推荐等6大板块的最新推送都呈现在同一版面里,还附加了一个移动条的TOWN TALK,用来展示每个月精选出的6位读者投稿。不少纸媒杂志的官方网络主页都是基于大数据的话题热度来发布推送,或是简单搬运实体杂志上已有的内容,但POPEYE WEB始终围绕如何最大化凸显内容趣味性的目标展开。

  专题“古着的ABC”的密码排版,把文章中部分重点词用小动图来展示,截图来自POPEYE WEB

  比如时尚板块专题“古着的ABC”的每一期都是团队平面设计师的实验场地之一,在同一页面里会尝试用不同的排版技巧展示图文,有时候是像密码的散排设计,有时候是结合扫描旧杂志展示一件古着衣服的历史背景。

  编辑会议专题里可以窥探到编辑们如何集思广益制作一个专题的过程,截图来自POPEYE WEB

  另外有趣的是生活方式板块里有个POPEYE编辑会议专题,每一期会放一小段纸媒编辑们筹划专题的会议对话音频,这些对话进行的场合不定,甚至是编辑们在路上寻找素材的闲聊。最可贵的是,整个网站里没有乱七八糟的广告弹窗,所有品牌广告都被巧妙地以自然的植入方式展示。

  CEREAL 是一本诞生于英国布里斯托的旅行类生活方式杂志,创始人是一对夫妻,主编Rosa Park负责内容监督,而丈夫Rich Stapleton主要负责专题拍摄和图片编辑工作,2016年和中信出版社合作推出了中文版《谷物》。它的名字灵感来自英国的国民早餐:甜脆香口的即食麦片,人们经常会从麦片包装盒的设计上获得不少乐趣和小知识,是一种丰富着大家精神回忆的食粮,两位创始人希望这本杂志也能像麦片一样,为读者带来同样的影响力。

  这本杂志整体的风格设计简约宁静,内容有家居装置、城市建筑、工业产品、独立短片和音乐等现代艺术呈现的方方面面,独具匠心的插图是当中的一大看点,对于强迫症读者们来说简直是一大视觉享受。

  而杂志的官方网站也延续了这种回归内容本质的设计理念,以突出专题插图为主。打开主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大板块的专题插图,页面简单明了,没有多余设计,适当留白的排版十分便捷读者查阅。推送的内容选自往期实体杂志,每一篇专题都由创始人Rich和Rosa或一众自由作家协同摄影师亲自造访一个特定的目的地,从当地的建筑、饮食及生活艺术等方面展开系列游记,讲述作者旅途中遇到的事物背后的故事。这些文章即便从每一期实体杂志里单拎出来也是可读性非常强的内容,伴随着作者的解读,让读者能深度体验每一场旅行和了解旅途中的社会人文。

  CEREAL 网站比较博好感的方面除了没影响阅读的小广告之外,也不像一些杂志那样在页面上着急引导读者去消费,而是把网购放在最后一项,让读者专心试读内容,也从侧面反映出一本独立杂志所坚持的行事哲学。生存固然重要,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确保内容质量是一定不可以被打破的原则。

  《联合文学》实体杂志往期封面,图片来源于《联合文学》官方Instagram

  《联合文学》是一本1984年创刊于中国台湾的人文杂志,是当地乃至华语文坛颇具影响力的重量级刊物。除了刊登国内的文学创作之外,还涉猎多个国家的文学作品,涵盖国内外文坛动态和国际文艺思潮。它始终秉持着以作、读、编三者共有、共治、共享为出版宗旨,鼓励文字工作者们积极投入文学创作,传承文学并汇总文学资产。杂志的价值观向来主张文学不应只是少数文学人口中的奢侈品,而应该是全民生活的必需品,始终致力于将文学大众日常化,杂志的排版设计上就很能体现出杂志团队对这一点的努力推进。

  《联合文学》实体杂志部分内页设计‍,图片来源于联经出版LINKING网站 ‍‍‍‍‍

  很多纯文学类的杂志更倾向于展示文字内容,版面设计多少有点滞后,但《联合文学》则相反,排版常换常新,十分贴合国际平面设计潮流,插图拍摄角度新颖,多元的专题插画、实物图片拼贴、艺人主题拍摄等各类平面设计手法都在《联合文学》的实体杂志上得到展现,翻阅这本杂志不但能让读者汲取充实的文字力量,还是一场沉浸式的视觉享受。那么当这么一本文字杂志被转化为电子版,它的阅读体验是否会大打折扣?官方网站,“联合文学UNITAS生活志”的出现告诉读者大可不必担心。

  “联合文学UNITAS生活志”延续了实体杂志一贯的平面设计风格,规整简洁。不过据官方团队介绍,这样的平台并非《联合文学》实体杂志的线上版,它是一个创新的、聚集文字爱好者共同写作的社群平台,编辑们邀请道:“您可以单纯地当一位充满好奇的读者,与他人分享文学话题,或者跟我们一样,真正地参与文学的一切,从这里展开您的作家生涯。”

  专栏“手写周记”每周会邀请自由作家分享一篇手写周记,截图来自“联合文学UNITAS生活志”网站

  主题特辑里的《盐分地带文学》是《联合文学》接受台南市当地风土文学杂志成立的一个栏目,每一期会刊登关于台南市当地的风土人文故事,截图来自“联合文学UNITAS生活志”网站

  这里的板块分类比实体杂志要更加细致,打头阵的是最新一期的精选内容,然后从专栏、驻站作家作品、优秀书籍推荐,到读者日常随笔节选和当地大小文学活动均有介绍,每一个板块内容都非常充实,并不像一些杂志那样直接节选搬运实体杂志内容,让读者试读一小节就催促买单,杂七杂八的小广告是不也许会出现的,最底下才是订阅实体杂志选项和杂志其他社交平台的介绍。

  浏览这一个网站就像学生时代在课堂上偷看小说杂志那样容易投入,时间在沉浸文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深入浅出的内容却不会让人感觉疲倦。“联合文学UNITAS生活志”和实体杂志《联合文学》的存在,为那些厌倦了快餐资讯的慢节奏读者提供了一个心灵歇息地,让流量时代的快读者能慢下来安静地欣赏久违的文学风景。

  the gentlewoman 不单纯是一本卖弄时尚的杂志,它更像是借用时尚的外壳来聚焦全球女性力量的社团。出版团队在2010年全球唱衰纸媒的时代背景下逆势而上,于英国伦敦制作的 the gentlewoman 至今已经历了12年的时光,比肩老牌时尚杂志的市场成绩和读者的超高评价证实了这本杂志在当代纸媒界的价值。而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转型, the gentlewoman 也泰然自若,没有落入一般纸媒着急转型而扎堆争夺流量的俗套,也没有呈现纸媒在新媒体包围下的疲倦无措,相反它在线上拓展了另一种社群式的辐射影响力。

  仔细浏览其官方网站便可以感觉到这本杂志对全媒体读者的诚意,整洁的页面设计延续实体杂志的视觉风格,主题一目了然,排在首位的是展示the gentlewoman读者俱乐部的专栏选项,当中内容包含全球各地的读者在线下各类媒体活动的动态,足可见网站的运营思路:以凝聚女性读者社群力量为核心。美中不足的是,左上角有个恼人的移动标签不时在提醒着过客:这里有加入俱乐部的入口。

  往期杂志内容回顾试阅栏目,截图来自the gentlewoman官方网站

  第二项是往期杂志内容回顾和试阅,试阅量也足够充分,让线上的读者可以仔细考量下单的性价比。至于第三项Library是全网站的干货,按照嘉宾名字首字母排序整合了实体杂志里刊登过的主题人物专访,方便读者查阅,排版非常有心思。当然作为一本涉足时尚圈的杂志,品牌广告是不可避免的,但和时尚网站常见的弹窗小广告或生硬的植入不同的是,the gentlewoman在网页版面上也给足了金主爸爸们仪式感,每一个合作过的品牌都配合人物专题硬照展出介绍,拍摄角度大多为特写的人物肖像,即便身着华服,镜头也倾向于突出时尚单品本质的感官特点,而非一般时尚杂志的奢华滥调。

  the gentlewoman 的阅读体验在众多陈词滥调的主流时尚杂志网站中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与其幕后强大的编辑团队密不可分。当中创始人兼主编Penny Martin是绝对的灵魂人物,其实回顾她的职业生涯,就不难理解the gentlewoman为何在更换了媒介平台后仍能保持高质量的呈现。

  和大部分纸媒出身的时装编辑不同的是,Penny Martin早在千禧年之初就在V&A博物馆担任策展职位,随后又在传奇摄影师Nick Knight创办的先锋时尚艺术网站SHOW studio担任主编,在管理和运营互联网时尚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她对同样的资讯在不同媒介的展示,与不同平台读者的偏好有更加深入的见解。也正因为她和团队的别样视角,让读者看到时尚喧闹下知性的另一面,以及时髦、个性且幽默的现代女性群像。

  纸媒已死?在本篇提到的媒体个案面前,这句话说得过于绝对了。这些杂志网站均用实践证明在流量至上的当下,优质的内容依旧是一家媒体于业界屹立不倒的制胜法宝,它们凭借衔接实体杂志价值观内核与充满实验性的排版设计,在数字媒体包围的环境下依旧坚守着传统纸媒的尊严和行业良心,让读者保持阅读实体杂志时的温度和踏实感。

  当下一本实体杂志的存在并不全是必要的,但对于广大杂志迷们来说,我们仍需要由杂志带来的,能安抚日常、充实生活的精神力量。